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詳情

7封感謝信 7份硬核擔當

時間: 2022-08-10 來源: 作者:

近期,公司各單位聚焦主責主業,攻堅克難,優質履約,完成多個重要節點,相繼收到業主或相關方的表揚信、感謝信,每封信的背后都離不開中核二四人的奮斗與拼搏。

漳州核電項目部

漳州核電項目部收到中核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發來的表揚信,信中對項目部提前14天完成華龍一號漳州核電2號機組常規島汽輪機運轉層基座混凝土澆筑給予了高度肯定。

背后故事:

馬不停蹄的“汪隊”

鈴聲響起,電話那頭傳來了技術員馬建波的聲音:“汪隊,剛剛廠家來電話說疫情嚴重,他們無法入場指導隔振器安裝!”“好的,建波,這個事我來落實。”上一個電話剛剛掛斷,氣還未喘勻,汪隊又被下一個電話急匆匆地叫去現場處理施工問題。

六列框架柱頂牛腿的74組彈簧隔振器支撐著常規島汽輪機運轉層平臺的5道橫梁和2道縱梁。彈簧隔振器的安裝是2號機組常規島汽輪機運轉層基座施工前的關鍵步驟,影響著運轉層基座的施工進度。以往,隔振器安裝都由廠家在現場指導工人完成,但此次因為疫情,廠家無法到達現場。為了不耽誤運轉層的施工,作為漳州核電項目部常規島隊生產副隊長的汪寒凌站了出來,他積極主動與廠家溝通,采取了線上指導+線下安裝的方式,僅用兩天時間順利完成了隔振器的安裝,為運轉層如期澆筑提供了保障。

在混凝土澆筑的兩周前,汪寒凌更是堅持在38度高溫的現場,提前梳理澆筑前的所有先決條件,為大家解決問題。烈日炙烤著皮膚,他的脖后、兩頰、耳廓曬得通紅,臉上的汗一滴又一滴連成線地掉。汪寒凌認真細致、親力親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贏得了大家的一致點贊。

海陽核電項目部

海陽核電項目部收到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發來的表揚信,信中不僅對項目部2021年以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感謝,更對項目部在協助配合安裝單位施工、設計優化改進、疫情常態化防控等各項工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贊賞和高度評價。

背后故事:

堅持問題不過夜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句話是對海陽項目部國核項目生產副總經理魏鎮山同志及其團隊最真實的寫照。

調試運維辦公樓施工期間困難重重,面對突發疫情、圖紙設計變更、交叉作業、冬雨季施工等各種困難,黨員魏鎮山以身作則、主動擔當、靠前指揮,多次組織相關人員梳理施工先決條件,現場問題卡在哪里,他會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哪里,始終秉持“問題不過夜”的態度,帶領團隊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調試運維辦公樓工程投用目標,用完美履約向業主展示了中核二四鐵軍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形象與作風。

霞浦項目部

霞浦項目部收到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發來的表揚信,信中對項目部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的團隊精神給予了肯定,并高度贊揚了項目部分別提前150天、49天完成華龍科技園一期仿真技術中心和蓄能集控中心封頂的突出表現。

背后故事:

24小時待命的項目負責人

“看著這封感謝信,我內心無比激動,這不僅是對我們前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日后工作的激勵。”項目負責人單華北收到表揚信后說道。

從2021年9月到2022年7月,從開工建設到主體結構封頂,“緊張、壓力、辛苦、成就感”是單華北的真實感受。福建的夏天,高溫多雨,且今年更甚,面對近兩個月的持續惡劣天氣,單華北帶領團隊爭分奪秒地穿梭在潮濕的樓道間,雨水不斷拍打著臉龐,一天下來,汗水夾雜著雨水浸濕了整件衣裳,但他們絲毫不覺辛苦,全天候堅守、24小時待命,只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封頂任務。

中核勘察

中核勘察收到鄭州市金水區、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發來的感謝信,信中對中核勘察在疫情防控、工程建設等方面體現出的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及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表示贊揚和感謝。

背后故事1:

疫情防控 人人有責

在抗疫過程中,測繪地理信息院張宇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主動接過防疫重擔。防疫人員不足,他召開部門動員會議,組織志愿者支援;社區核酸檢測場地遇到困難,他主動對接相關單位,協調院子和一樓大廳作為核酸檢測人員休息和防疫物資存放的地方。不管是炎炎烈日還是陰雨連綿,張宇帶領志愿者們化身附近小區物資運輸員,義務為居民轉運快遞、外賣;化身廣播員,為居民播報重要通知和注意事項;化身引導員和信息采集員,為居民引導路線維護秩序。

還有勘察設計研究院開發經營部任宏杰,他主要負責社區居民核酸檢測的秩序維護工作,一執勤就是站立半天不能有任何的休息。他身上隨時掛著檢測登記二維碼,方便群眾掃碼;認真維護秩序,提醒群眾自覺保持排隊距離。他說“服務群眾,這是應該的。”

背后故事2:

在戈壁灘上為祖國核事業貢獻力量

中核勘察承建的部分項目深處祖國西北內陸,降雨量小、蒸發量大,現場晝夜溫差大,一眼望去,廣袤的戈壁灘上滿眼都是荒漠砂石,一起大風,就是一場沙塵暴。

測繪地理信息院李運奇、李丙卓兩位同志自2021年1月至今,主動放棄春節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舍小家為大家。戈壁灘上無植被覆蓋,冬季零下二十度,且常伴有刺骨寒風,盡管有一定的防護著裝,但寒風總會鉆進衣領衣袖,每次測繪結束,都會被凍得手腳麻木。到了夏季,地表溫度高達六七十度,紫外線特別強,每天外業工作,身上的汗從未干過。即便如此,他們從不叫苦叫累,沒有退縮、不懼寒暑,堅守一線,嚴格把控質量關、安全關、技術關,有力確?,F場工作順利開展,為核工業建設貢獻力量。

背后故事3:

進去一身汗 出來一身堿

勘探工作需要到野外作業,夏季地面溫度高達六七十度,扛著勘測設備器材在陡峭山體叢林間露天作業,艱苦可想而知。再加上,植被覆蓋后空氣悶熱、蚊蟲密布,常常“進去一身汗,出來一身堿”,但為了項目順利開展,勘察設計研究院平明明、李渭陽兩位同志,克服困難、堅持工作,沒有任何猶豫和抱怨,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相關工作。

還有物探檢測院的周志,由于在現場長時間戴手套安裝和調試設備設施,再加上汗水浸泡,他的手上經常磨出血泡,但他只是簡單處理,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工作。他說:“進展實驗持續三四個小時,不能中斷,否則實驗數據會出問題,所以即便是趕上狂風暴雨,也必須做完。”

核電維修服務公司

核電維修服務公司海陽項目部收到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發來的表揚信,信中對項目部積極響應業主號召,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海陽核電二期工程FCD相關迎檢工作表示感謝。

背后故事:

克服困難 助力重點項目順利通過檢查

在海陽核電二期工程FCD迎檢工作過程中,核電維修服務公司技術員呂卓亞,在接到任務后迅速聯系專業工程師到各廠房踏勘現場,核實各廠房高度,確定登高車站位點,積極落實施工安排。

因作業時在雨季,登高作業受天氣影響大,存在計劃延誤風險。呂卓亞在作業中改變了施工方式,合理協調人員與機械,確保資源合理利用的同時,不窩工不浪費物料,實現了降本增效,也極大地節省了施工時間。為了迎檢工作的順利完成,呂卓亞放棄休息時間,起早貪黑、加班加點,一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確保各項資料準備齊全。

女人大荫蒂毛茸茸视频,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老师穿着旗袍肉色丝袜让我玩